抗震救灾精神

精神内涵: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出自胡锦涛同志2008年10月8日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精神介绍:


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力量
——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一)若干年后,当人们回望2008年初夏的中国,会看到什么?

    他们会看到,大地的裂痕尚未弥合,汶川、北川、青川……伤痛依然沉重,残垣断壁前,撕裂的伤口让五千年中华为之神伤。

    然而,生活已经重新开始。

    他们看到,废墟上的危房正在拆除,一排排活动板房拔地而起,朗朗书声重又回荡;

    他们看到,震后的巴蜀大地,黄澄澄的麦子已经归仓,绿油油的禾苗正在生长;

    他们看到,痛失家园的人们艰难地从悲痛中走出,13亿中国人擦干泪水,期待那个百年梦圆的时刻……

    大灾大恸,大爱大义,大智大勇;“汶川不哭!”“四川挺住!”“中国加油!”

    一场猝不及防的灾难,是一次国家力量的检验,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重振!

  (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6月30日,汶川大地震49天之后,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这是对抗震救灾实践的精辟总结,也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揭示。

    历史将见证:13亿中国人挺起的铮铮脊梁,铸成一座民族复兴的精神丰碑。

  (三)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

    一瞬间,大地痉挛,山崩地裂,中国进入“汶川时间”。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整个国家迅速进入紧急状态。

    这是13亿中国人必将共同铭记的一段日子。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将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规模空前的生死大营救,历经艰险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

  8级地震的生死考验,几十天救援的举国动员,展现了一个国家历经劫难而不屈的坚强意志,拓展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疆界――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在特大灾难面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以灾情为最高命令、以救灾为神圣使命,紧急行动,守望相助,倾力支持,无私奉献,凝聚起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人们看到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勇气概。面对极其惨烈的灾难,面对极其严重的困难,广大军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展现了中国人民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超人勇气,体现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人们看到了对人民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重。广大军民把人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坚持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就要作出百倍努力,最大限度地抢救了人民生命;坚持依靠科学、运用科学,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攻克道道难题,化解种种风险,使科技成为战胜地震灾害的强有力支撑。

    惨烈的天灾,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再次让伟大的民族精神集中迸发、凝聚升华。它震醒了中国人思想深处的高尚情怀和共同信念――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度以为它被“现代化的激烈竞争、市场化的锱铢必较”遮盖掩埋。

    那一瞬间,世界触摸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现了这个国家一次次濒临绝境而不倒的秘密,感受到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最可依托的力量。

    它让人们想起鲁迅说过的话:“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可以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显露,但在紧急关头、重大事件中,更容易瞬间爆发。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可以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逐步成长,但更能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熔炉中显现本色。一个民族的精神取向,可以从英雄人物、典型代表那里找到答案,但更应在广大人民的普遍行为和社会实践中得到张扬。

    大地震震出了亿万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山摇地动,废墟上挺起不屈的脊梁;生死较量,危难中铸就坚强的意志。“5·12” 以来的日日夜夜,无数普通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天塌地陷时的人间大爱,定格了山河破碎后的美丽瞬间。抗震救灾伟大实践就像一部特殊的“精神探测仪”,测出我们民族蕴藏的大真大善大美。

    外国媒体评价: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写下的一个个大写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

    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五)多少年后,回望2008年初夏,人们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

    爱国主义深植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古往今来,千锤百炼,爱国情怀在中华民族最广大成员中找到生根发芽的沃土。

    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让民族精神又一次提升。生死瞬间,老师们以血肉之躯护卫学生;余震再袭,被迫撤离的消防战士跪地哭喊“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奔向灾区;低垂的国旗下,悲痛中的人民爆发出“汶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呐喊……

    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信仰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同一个声音。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用力量传递力量,用温暖印证温暖,古老中国结成坚强紧密的生命共同体。这种精神与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相结合,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力量,增添着爱国主义的厚度。

    这种深切认同,再一次证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凝聚民族精神、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

    (六)多少年后,回望2008年初夏,人们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处处可见时代造就的开放意识、世界眼光、法制观念……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第一位是救人”,“一线希望,百倍努力”……从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到举国动员的灾后重建,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主线,始终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抢救人的生命、维护人民利益成为执政党的最大政治。

    截至7月3日,中央财政拨款497.48亿元,过渡安置房建成逾40万套,灾区群众的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抗震救灾体现的人文关怀,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写照。

    汶川大地震,让人领受了自然的威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当通信中断,“风云”、“资源”、“北斗”、“遥感”等15颗卫星,成了抗震救灾的“千里眼”;当道路阻隔,中国自行研制的运输机、直升机、通用飞机等,成了抗震救灾的“千里马”……

    尊重科学,运用科学。在科学精神的烛照下,才有了“与时间死神赛跑”的勇气,才有了“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底气,才有了被困群众的转危为安、堰塞湖的化险为夷、灾后重建的科学谋划。严峻考验中,尊重科学成为民族进步的标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富有时代特点的创造,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七)大地震使山川移位、河流改道,却无法撼动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这其中,有年轻一代催人泪下也催人奋进的乐章。

    “不管让他们做什么,回答始终都是一个字:‘好!’”一位灾区的团委书记如此评价。“我们是能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一位从灾区归来的青年志愿者这样表示。

    以“80后”为主体的中国年轻一代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给了社会一个惊喜。5000米高空跳伞的,是他们;徒步急行军挺进的,是他们;呈现无私奉献志愿精神的,是他们。让人感佩的,还有大难当头无私无畏的少年英雄。

    这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生长起来的一代人,人们曾经认为他们一帆风顺,扛不住风浪。然而在抗震救灾中,他们英勇地站到共和国的前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少年强则国强。当中国站在民族复兴的又一个关口,百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激情呼喊,不期然间听到一代人热烈而整齐的应答。在抗震救灾的洗礼中,中国年轻的一代,血管里奔涌着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成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青春载体。

  (八)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行之不远。历史上有的国家因灾难而倾覆,有的文明因灾难而消亡。中华民族在五千年长河中也曾经历太多的苦难,但文明血脉一直未绝,民族历史一直绵延,正是在与每一次灾难的碰撞中,我们的民族不断激发出新的精神资源。

    百年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血火锻造,30年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荡涤洗礼,丰富着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迈入新世纪新阶段,从抗击非典到迎战冰雪,每一次考验,都是一次民族精神的体现。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交融激荡,激励着中华民族以新的姿态大踏步走向未来。

    (九)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总会与艰难曲折相伴随,这不是历史的宿命,而是历史对国家民族的大考。

    正如外国媒体所说:中国以高分通过了汶川大地震这场意外的大考,在灾难中重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五千多年来,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国各民族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也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阶段,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道路并不平坦。面对曲折与艰辛,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自强不息、应对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灾难中汲取信心,从灾难中汲取力量,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办好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这是我们对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最好的弘扬。

  (十)2008年仲夏的中国,汶川地震的余波尚未平复,北京奥运的脚步清晰可闻。

    88岁的萨马兰奇在发给中国媒体的电子邮件中这样写道:“中国人民在地震发生后,所展现的与灾难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本质上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脉相通的。你们的坚强意志和挑战极限的精神,是对奥林匹克内涵的最好诠释。”

    一个多月之后,中国大地上第一场奥林匹克盛会将如期开幕;

    三个多月之后,中国宇航员将走出神舟七号飞船,开始第一次太空行走。

    一个迈上复兴之路的国家,一个历经劫难的民族,在严峻考验中顽强前行。四川德阳汉旺广场上那座著名的时钟,永远定格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但时间没有停留,我们的脚步没有停留。

    2008年,不仅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难的不屈奋斗写入史册,也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空前提升,标注成珍贵的民族记忆,熔铸为民族复兴的里程碑。

(《人民日报》2008-07-04)


形成和发展:

    2006年是唐山抗震三十周年。回顾唐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发扬抗震精神,实现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的伟大实践,更加感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唐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形成的伟大抗震精神,是唐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实现快速发展过程中实践党的先进性的结晶。在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之际,深入挖掘抗震精神的时代内涵,弘扬伟大的抗震精神,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唐山人民用生命和汗水铸就了伟大抗震精神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的强烈地震,顷刻之间使24万同胞遇难,百年工业重镇毁于一旦。西方一些新闻媒介曾说:“唐山从地球消失了”。然而,让世界惊讶的是,历史并没有按照西方一些人的预言发展。唐山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公而忘私、患难与共、自强不息、顽强奋斗、拼搏进取,在一片废墟上开始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壮举。震后第一个十年,我们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城,创造了人类同自然灾害斗争史上的奇迹;震后第二个十年,我们积极实施国民经济振兴计划,“七五”时期赶上了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八五”时期超过了全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跨入了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行列;震后第三个十年,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狠抓第一要务,按照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目标,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走在了全省最前列。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抗震救灾和快速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抗震精神”是党的历史先进性和时代先进性相结合的必然体现,没有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弘扬抗震精神,就不可能有繁荣美好新唐山的今天。

  1996年江泽民同志为纪念唐山抗震20周年题词:“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这是对抗震精神的高度概括。在地震灾害面前,唐山人民不怕艰难困苦,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抗震精神。公而忘私,就是勇于牺牲,甘于奉献。在地震发生后,无数的党员群众从废墟中爬出来,不顾家人的安危,自发组织起来,救人、保护国家财产。在恢复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唐山的恢复和发展。患难与共,就是心系群众,同甘共苦。在地震灾害面前和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建立了患难真情。在震后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数十万唐山人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同住一个抗震棚,组成一个大家庭,互让一碗水,分吃压缩饼干,一起照顾伤员,患难与共。在恢复建设和快速发展阶段,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同舟共济,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改革发展乐章。百折不挠,就是知难而进,奋力拼搏。在毁灭性的大地震面前,唐山人民不是捶胸顿足地哭泣,而是表现出了从来未有的镇定、从容、举重若轻和不屈的抗争。残酷的命运和无情的灾难,铸就了唐山人坚强的性格,他们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困难挑战,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震后很短的时间内就挖出了“抗震煤”,炼出了“抗震钢”,发出了“抗震电”,生产了“抗震瓷”,种上了“抗震麦”,使工农业生产很快恢复到震前水平,创造了人定胜天的伟大壮举。勇往直前,就是负重奋进,敢于争先。唐山人民素有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优良品格,无论是在与震灾斗争中,还是在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新时期,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进取精神。正是有了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抗震精神,唐山各级党组织和大共产党员带领人民战胜灾难,才实现了快速发展。

    唐山快速发展的实践丰富了抗震精神的内涵

  唐山震后30年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既是抗震精神的实践过程,又是抗震精神在新的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唐山人民大力弘扬抗震精神,推动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抗震精神所体现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给了唐山人民以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无穷力量。目前,唐山市建成区面积是震前的3倍,城市化率达到45%。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热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处于国内同等城市前列。同时,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广大农村广泛开展了以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院街净化为切入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唐山城乡建设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高度赞誉,并先后荣获联合国“为人类住区发展作出杰出贡献”荣誉奖和“国家园林城”称号。

  唐山人民大力弘扬抗震精神,推动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抗震精神所体现的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始终激励着唐山人民把加快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以建设和发展的丰硕成果,回报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回报全国军民的无私支援。1986年恢复建设基本完成后,唐山把主要精力转向经济建设,组织实施国民经济振兴计划。进入“十五”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唐山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2027亿元,财政收入226亿元,分别比1975年增长了25.5倍和54.9倍。特别是立足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坚持从唐山产业基础和沿海具有优良港址的优势出发,精心做好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的前期工作,用蓝色思路改写黑色煤都历史。目前,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已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唐山港曹妃甸港区2座25万吨级矿石码头实现国际通航,首钢搬迁曹妃甸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各类重大项目正在陆续进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已经展开。曹妃甸承载着唐山人的蓝色梦想,正在成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最具带动力的引擎。

  唐山人民大力弘扬抗震精神,推动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抗震精神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使唐山人民始终注重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和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唐山坚持实施倾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科技工作得到加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6%;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普九”成果得到巩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俏夕阳》等一大批文艺作品在国内外获奖,评剧艺术节已成为展示冀东优秀文化的平台;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疫情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

  唐山人民大力弘扬抗震精神,推动生活质量实现了显著改善。抗震精神所体现的心系群众、同舟共济的崇高境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把为民谋利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震后30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2元,年均递增13.1%和13.4%;群众居住条件日益改善,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6.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9.52平方米;“十五”时期新增城镇就业18万多人,安置下岗职工2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人员全部由财政供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行。

  唐山人民大力弘扬抗震精神,推动城市文明得到了的大幅提升。抗震精神所体现出的公而忘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思想品格,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在新唐山的生动体现;唐山重生崛起的历程,本身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经历血与火洗礼的唐山人民,对党、对祖国、对全国军民怀有特殊感情。震后三十年来,唐山始终坚持用抗震精神教育人民,用抗震精神凝聚人心,塑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连续16年开展的“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活动、“志愿者行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文明城市创建以及“诚信唐山”、“平安唐山”、“学习型城市”的创建,都有效地提升了公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弘扬抗震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搪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先进的理论和合乎规律的实践活动的统一。唐山30年的发展,就是唐山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弘扬抗震精神,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过程。伟大的抗震精神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就是在与地震灾害斗争、重建家园、振兴发展的实践中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它们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因此,发扬抗震精神,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先进性要求的具体化。唐山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十年腾飞的重要历史时期。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唐山而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抗震精神贯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主要经济指标跨入沿海发达地区行列,建设现代化沿海大城市,为实现唐山腾飞而努力奋斗。

  推进唐山腾飞的宏伟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力度都要加大,这对于全市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是新的考验。这种考验大量的表现在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上。我们必须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中那种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在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动员全市上下发扬抗震救灾中那种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精神,正确对待利益调整,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特别要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关系,永远不可把个人利益摆在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之上。

  推进唐山腾飞的宏伟事业,必须把全市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形成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我们必须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中那种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精神,树牢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观念,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中那种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积极投身改革、努力推进发展、切实维护稳定,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和构建和谐唐山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进唐山腾飞的宏伟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路坦途,需要进行不懈奋斗。我们必须在全市人民中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中那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视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千方百计加快唐山发展。特别要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在堆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以及推进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下真功夫、苦功夫,努力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

  推进唐山腾飞的宏伟事业,是一个创新和创造的艰辛过程,特别是需要实现思想和体制机制的与时俱进。我们必须在全市人民中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中那种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解放思想、积极进取,敢闯敢试、敢人为先,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持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创建时间:2019-07-11 10:20
浏览量:0
集团首页    党建中心    在线学习    中国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