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精神

精神内涵: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出自胡锦涛2005年11月26日在庆祝神六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特别能吃苦” 是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特别能战斗” 是中国航天人攻无不克的真实写照。

“特别能攻关” 是中国航天人探索创新的真实写照。

“特别能奉献” 是中国航天人忘我牺牲的真实写照。


精神介绍:


2003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2011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分别把“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送入太空,入轨精度堪称完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再次被放到了聚光灯下。胡锦涛同志号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在学习中,许多同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载人航天精神有什么普遍意义?在中国航天高端人才中出现的优秀党员、优秀的领导干部说明了什么?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意义是什么?等等。认真思考和研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持久地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考察一种精神的时代意义,离不开这种精神出现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正向多极化的方向演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但是,和平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和平,发展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较量和角逐将是长期的、激烈的。要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马拉松比赛中急起直追,跻身前列,一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要有大批忠诚地为党为国为民奋斗和奉献的民族脊梁。中国航天人正是这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我们党的领导骨干的优秀代表。

  从国内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处在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新纪元;第二,处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第三,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新纪元、新时期、新阶段,三个“新”字,意味着三个转折。“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是实现第一个转折以后出现的先进典型,他们的模范事迹、激励和鼓舞了整整一代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以至广大人民群众,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的光辉榜样。而载人航天精神则是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形成的又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昭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是在研制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生俱来就具有自主创新的优良基因。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在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目标的牵引下,依靠航天人锲而不舍地探索和攻关,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先进技术,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令国人骄傲、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在遵循“三步棋”预研模式的基础上,一院将其发展为“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新模式,更加突出了自主创新在航天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一发展模式主导下,长征运载火箭系列型谱逐步形成。运载火箭实现了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串联加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载人飞船技术跨越发展,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航天高科技产品。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高歌云霄,到神舟载人飞船遨游星河,再到“嫦娥奔月”“天宫神八”交会对接,一院用了40年的时间,解决了若干项火箭技术难题,实现了运载火箭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一院历史性地完成了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的百次发射,这一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与美国并列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航天发射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正是着力于自主创新,以界他国而自立于世界,以界他时而自立于当代,从这一点来看,载人航天精神又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

  载人航天精神高扬了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旗帜。

  在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开放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一场新的革命。

  从以“电风扇、衣架、烟草机械”为代表的第一批产品投入市场,到现在以“先进能源、特种车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及应用、卫星应用及电子工程、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五大板块为代表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跨越式发展,一院民用产业走过了30年的历程,经济规模突破百亿。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如果说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是一院的使命,那么加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更是一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院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过程中取得的燃烧热能、特种泵阀、自动控制等尖端技术储备基础上,闯入粉煤加压气化的民用领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航天煤气化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对行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依托专用车生产基地,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形成了重型矿用自卸车、油田专用车、环卫专用车、矿用防爆指挥车等十多个系列几十种产品;依托上市公司平台,以风机设备研发和制造为重点,适度投资开发风场项目为补充,发展航天风电产业。目前正与荷兰EWT公司合作,引进900kW直驱风机,并通过合作及自主组织研发,研制出具有航天自主知识产权并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2MW和1.5MW直驱风机,已实现并网发电。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民品产业是“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三十而立,一院民用产业的目标得以最终确立,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场革命中,一院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列,积极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载人航天精神熔铸了一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镜子。

  一院牢固地树立并始终不渝地实践了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对待耕天之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在惊雷乍起的荒漠,在“神舟”冲天的戈壁,至今还隐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所知的人生故事。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就长眠着500多名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在一次重大的火箭发射试验中,在点火按钮按下的关键时刻,火箭突然发生了故障,燃料泄漏,危及产品、设备和人员安全。在这紧急时刻,我院共产党员魏文举同志参加了排故抢险战斗,和其他突击队员一起,钻进火箭的尾舱,拆除发生故障的脉冲压力传感器,险情最终被排除,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但魏文举同志却因在排故抢险过程中吸入过多推进剂散发出的毒气,中毒过深,壮烈牺牲,年仅54岁。其实,在那次排故抢险中,他不是负责监修的组员,完全有理由退掉这工作;他也不是突击队的第一队队员,完全可以等待第一队撤出之后再上去。可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凭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他既没有推辞、后退,也没有等待、观望,更没有分分内、分外,面临着危险和死亡的考验,在为国争光的信心和斗志的鼓舞下,他没有恐惧,没有杂念,而是争先恐后,两次第一个冲上去,最终牺牲在战斗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了最好的诠释。

  载人航天精神奏响了一支“共产主义精神”的曲子。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大会,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时,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高度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由此可见,载人航天精神,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不是“超越时代”呢? 不是的。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同时,应该把对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则应该以共产主义作为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处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到最有远见、最富有牺牲精神,发挥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原则十分精辟。

  同样,我们今天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必须贯彻这个指导原则。正如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的“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这样做,不但不会妨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政策的推行,相反会为之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强大动力,中国航天取得的成绩和模范事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过去常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至于是什么样的“特殊材料”,回答往往比较简单。现在分析一下构成载人航天精神世界的“特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主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是钱学森、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模范的高大形象,同时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岳飞、文天祥等古代先贤的壮举豪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航天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此做出了富有启示性的贡献,载人航天精神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昭示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发展历程: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2003年)

    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按照预定计划,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清晨返回。

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5年)

     2005年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2008年)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安全自主出舱,返回舱状态良好,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成功(2012年)

    2012年6月29日10时许,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13年)

    北京时间2013年6月26日9点50分,中央军委委员、任务总指挥长、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宣布:根据主着陆场指挥部报告,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已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三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现在,我宣布: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创建时间:2019-05-09 10:20
浏览量:0
集团首页    党建中心    在线学习    中国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